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(记者刘浩)你在打车时有没有遇到APP在悄悄录音?近日,录音浙江杭州的打车嘀嗒闻女士(化名)突然发现,自己平时使用的结束嘀嗒APP,竟一直在偷偷录音,出行而且自己还不能关闭。还上海市害消4月19日,消保嫌侵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发表观点:嘀嗒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。委涉
据了解,隐私从今年3月份起,录音闻女士会接连收到“程序仍在录音”的打车嘀嗒提醒短信。4月15日,结束闻女士再次通过嘀嗒顺风车业务打车回家,出行她特别留意了时间,还上海市害消当晚9点49分左右下的消保嫌侵车,但收到短信提示“录音将持续到10点13分左右关闭”。委涉让闻女士不安的是,自己都已经下车了,还要被多录20多分钟,于是她将录音截图发给客服,客服却让她卸载软件。
媒体记者在拨通嘀嗒APP全国客服400热线后,嘀嗒APP客服表示:乘客下车后,还需要点击“确认下车”,点击后一方面会付车费,另一方面行程录音会自动结束。另外,乘客可以自行检查录音和行程情况,在嘀嗒APP-乘车记录,能看到自己的行车记录、录音时间等。
然而,闻女士却表示,每次行程结束后,系统会显示“行程结束,感谢参与绿色出行”,再就是评价体验或是投诉,根本就没有手动“确认下车”的选项,也不清楚到底是司机确认的,还是系统确认的。
根据客服指示可以自查录音和行程记录,闻女士给记者显示了在嘀嗒APP上的乘车记录,记者发现前一天的两笔顺风车订单中,都出现了录音时长和里程时长不匹配的情况。中午订单,闻女士的行程大概40分钟左右,录音时长显示1小时03分59秒;晚上订单,闻女士的行程在30分钟左右,录音时长显示只有21分钟。
对此,上海市消保委认为:网约车行程录音是一项保护消费者安全的举措。在征得消费者同意后,网约车平台应该严格按照行程时间录音,并做好相关信息的保密工作。如果录音时间与行程不匹配,显然不能达到安全保障的效果。如果行程结束仍在录音,则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。
责任编辑:47
近一段时间,博物馆热持续升温,成为不少人周末出游、假期旅行的首选打卡地。为了更好满足观众参观需求,多地博物馆取消周一闭馆,按照“早开门、晚关门”的原则延长开放时间。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、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...
新华社合肥电露台沙发上摆满卡通玩偶,在黄绿相间的油菜花田中品尝手冲咖啡,远方天柱山的蜿蜒轮廓清晰可见……位于安庆市潜山市痘姆乡鞔鼓村的南北咖啡店,是十里八乡居民都知道的网红店。 “一杯城市的‘潮流单品 ...
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)12月6日下午,2021年广西、海南、广东、福建等南部沿海四省区)以视频连线方式召开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会。会上,四省区)签署合作协议,共同构建南部沿海区域食品安全共治共 ...
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(记者张文章)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,门槛低、流量大、推广成本低、互动性强的自媒体成为保险展业的新阵地,但也出现了部分自媒体无证经营、传播虚假信息、误导销售等现象,不仅严重损害 ...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薛庆元)一注2元的彩票,可能中奖500万元,虽然中大奖的概率寥寥,但还是吸引了许多人跃跃欲试。然而最近,江苏南京一些学生家长向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反映,在南京市部分地铁站、商超等闹 ...
清风拂过AI复原的汴河春色,薄雾中的挑担行人、摇橹船夫与袅袅祭祀青烟缭绕悄然交融,踏青折柳、纸鸢飞天、蚕花闹春等民俗画卷次第展开。清明将至,笛箫古筝交织的古风韵律中,音乐MV《风起清明 礼承山河》让踏 ...